当前位置:日记网>生活日记>观察日记> 我的观察日记

我的观察日记

时间:2024-10-19 15:53:36 观察日记 我要投稿

有关我的观察日记模板合集九篇

  一天即将过去了,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想,是时候抽出时间写写日记了。那么什么样的日记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我的观察日记9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有关我的观察日记模板合集九篇

我的观察日记 篇1

  10月16日星期六晴今天,我看到一只绿色的大蝗螂挥舞着两把大刀,威风凛凛地倒挂在树叶下面。我想这就是春天我看到过的那只小蝗螂吧,它已经长大了。

  10月17日星期日晴转多云今天,我又去看那只大蝗螂,它还藏在树叶下面,在它的身后有一堆黄色的东西,妈妈说那是蝗螂的小宝宝。

  螂妈妈守在它的宝宝旁边,保护着它们。

  10月18日星期一雨今天下雨了,天气真冷啊!可是蝗螂妈妈还是一动不动地守在宝宝的身边,用它细长的腿紧紧地抱住它们,生怕它们被雨水冲下来。我用一个小树枝碰了碰它,可它还是一动不动,原来它已经被冻死了。

  10月19日星期二多云今天下午,树叶下的蝗螂妈妈不见了。我真伤心。it螂宝宝出世后再也见不到它们的.妈妈了。我盼望着春天早点到来,我会把蝗螂妈妈的故事讲给它们听。

我的观察日记 篇2

  公历5月6日 农历四月初四

  今天是我第一次出外观月。我把观月地点定在茶叶地的一块小水塘边。我忽然记起了〈〈水调歌头〉〉中的一句话“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月亮的变化是有规律的。我抬头仰望天空,只见月亮细细的,像一把弯弯的镰刀,挂在天边。

  公历5月7日 农历四月初五

  这是我第二次出外观月。对照昨天拍的照片和今天拍的照片,发现月亮没有什么大的变化,但是我仔细一看才发现今天的月亮比昨天的月亮稍微大了点,更美啦!月亮的周围有几朵彩云,把月亮打扮得像个害羞的姑娘。

  公历5月8日 农历四月初六

  这是我第三次出外观月。这天的月亮变化明显看的出来了,月亮渐渐胖起来了,清清亮亮的月亮挂在高高的粉紫的天空,月亮的位置从原来的北高峰顶上方移到了我需抬头仰视的西上方。

  公历5月9日 农历四月初七

  这是我第四次出外观月。叮铃铃……闹铃响了,我急忙上楼拿好相机,赶到了水塘边。今天的天气真好,凉风习习,不过今天的月亮好似在和我捉迷藏,我找了好久,我终于找到到了,它在白云里钻进钻出的`,今天的月亮是上弦月,约占圆月的二分之一。我拍下了它的许多倩影,大家一起来分享吧!

  公历5月10日 农历四月初八

  这是我第五次出外观月。我坚持观月近一周了,今天天气真热呀,月亮的位置已经到了我们的头顶上,我今天有幸清楚地拍到了月亮上的环形山,我高兴极了。

我的观察日记 篇3

  今天,一大早刚到学校就听到一声穿过耳际。划过黎明、透过鸿云的尖叫,可谓是惊天地泣鬼神啊!怎么啦?只见我一转头,我看到了一只雪白的绒球,等等!它有眼!鼻子!嘴!那是一只小兔子!兔子咋会来到教室?噢,是老师买来的呀!

  班会课上,那只兔子成了我们讨论的话题,老师仁慈地让我们都摸了摸,它的皮毛像白色的丝绸,眼睛像一颗红宝石,耳朵粉嘟嘟的,像一对蝴蝶结,嘴巴总是一鼓鼓,好像谁惹它生气了似的!它总爱趴在窗口上静静地盯着我们,看到我们认真听讲,便露出会心的微笑;有时,它会卧在箱角,安静地享受着和煦的阳光,像个安静可爱的小女孩,我们时不时地为它些蔬菜,它胃口很好,喂什么也不挑剔,是个不挑食的好兔子,我们还经常给它换水,它渐渐地不害怕我们的手伸进去了;它很爱干净,每把新水放进去,它先不着急喝,而是把爪子放进去,然后把爪子往脸上蹭蹭,再蹭蹭,直到洗到自己满意为止,干净是它给我的第一印象。

  不能老叫它兔子啊!我们意识到这个问题,叫什么好呢?大家发起了兔子征名活动,有的说叫小小姐,也有的.说叫白雪最后,经过我们的讨论,决定取名叫小小雪,小小雪似乎很喜欢这个名字,高兴地活蹦乱跳,满箱乱窜。

  小小雪,晚上就住在老班的家中,晚安,小小雪。

我的观察日记 篇4

  今天,我到经至铭家玩,经至铭妈妈给我买了一包漂亮的糖果。这种糖分别装在三个漂亮的小罐头里。

  第一个小罐头是黄色的,它的中间有一只可爱的彩色小兔子,它的左上方有一只小灰兔好像在思考问题,它的右下方有一只粉色的小兔正在玩雪花。

  第二个小罐头是粉色的,它的中间也是一只彩色小兔子,它的旁边有一只咖啡色的.小狗在拍照片。它的左上角有一只小灰兔在跳舞。小灰兔的下面有一只刚生下来的小狗跟着小灰兔跳舞呢!

  最后一个罐头是蓝色的,它的中间是一只彩色小兔在看墙上的照片,照片上有小粉兔、小花狗和小灰兔。彩色小兔的右下方还有一张照片,上面是一只咖啡色的小兔子和一只绿色的小兔子在玩。

  打开罐头吃一颗,黄色罐头里面的糖味道是桔子味的,粉色罐头里面的糖味道是草莓味的,蓝色罐头里面的糖味道是薄荷味的。

  下次,我还要买这种糖吃。

我的观察日记 篇5

  今天,老师布置了一个回家作业:利用一周时间观察大蒜生长。我一听,心花怒放:太好了!这次我终于能光明正大地养植物了!就算是唠叨的妈妈也只能支持我!放学后,我拿了六瓣大蒜,放在一个小盘子里。我不知道怎样养大蒜,于是就去问妈妈。妈妈查了资料告诉我:先往盘子里倒置一至三毫米的水,然后再把大蒜的头朝上,根朝下地放进去,接着就可以静静地等待大蒜发芽了。我认真的'做着每一步,生怕因为自己的疏忽而影响大蒜的生长。

  第二天一大早,我一放学去跑到阳台观察大蒜。太好了,大蒜已经发芽了!

  第三天中午,我吃完饭又去观察大蒜,大蒜已经长得很高了!它长得可真快,才一夜的功夫,就长这么长了,最长的已经6厘米多了,真神奇!我一看盘子,发现盘里的水已经被吸干了,大蒜真牛!我又仔细看了看它的根,根的周围长着许多的小白角。我不明白这是为什么,找来《百科全书》查资料。原来,这些小白角都是大蒜的根,可以帮助它吸收水分,快速生长,苗儿才长得这么快。

  第四天,我发现大蒜又长高了。往根部看去,咦,盘子没水了,为什么它还能长高呢?我去问爸爸,爸爸说大蒜用它自己本身的水分和空气中的水分加在一起就可以继续长高了,真厉害!

  第五天晚上,我去给大蒜浇水时,发现牙已经长到16厘米多了,我高兴得跳了起来。

  第六天下午,我回到家,发现所有的大蒜芽都已经长出了三片叶子,我欣喜若狂,一直盯着大蒜看,差一点连觉也忘记睡了。

  第七天放假,我在家里写作业,忙得不可开交。晚上,我去给大蒜浇一点水,发现了一件让我又悲又喜的事,悲的是有一棵大蒜死了,喜的是其它大蒜都长到了15厘米以上了。我给他们又浇了点水,希望它们不要再死掉一棵。

  我喜欢观察,特别是观察大蒜!

我的观察日记 篇6

  7点30分,准备好摄像架,背着电脑,开始进入教室区域。今天的安排,是接受邀请全天观摩王亚玲的班级,并参与数学教研。

  到教室后,王亚玲已经在教室了,有三两个孩子先到,在读书,或与王亚玲交流写绘或读书的情况。陆续到达的孩子,多数在读书,有些孩子则先观察教室里的鱼儿早晨有什么变化。王亚玲提醒:“别动,鱼儿还在睡觉!”PPT的音乐若有若无,轻柔极了。上面有孩子们在小屯公园的照片,还有到教室里应该做的事情的提醒:

  1、作业:数学练习单、挑战题、口算练习册、生字本;

  2、上课准备:晨诵本、铅笔盒、胶棒——整齐;

  3、还书;

  4、水杯;

  5、安静地阅读。

  其中,“安静地阅读”字体是黄色的,显然是在强调。旁边红色的字很大:

  草头娃娃:

  “草芽尖尖,

  我是冬天里的春天。”

  孩子越来越多,7点50分左右,已经基本上到齐了。自由、放松,但没有喧嚣,多数在认真地读书,有些借书还书或做作业,真好。

  一

  很快,8点了,晨诵的时间要到了。

  PPT转换成“我要做个好孩子”的面前,意味着晨诵开始了。我注意到,老师没有说一句话,要求学生坐好之类,孩子已经主动地坐好了。

  没有起立,直接放音乐《好妈妈》,孩子迅速坐端正,开始唱《好妈妈》:

  我家好妈妈,

  下班回到家,

  劳动了一天多么辛苦啊!

  妈妈妈妈快坐下,

  妈妈妈妈快坐下,

  请喝一杯茶,

  让我亲亲你呀,

  让我亲亲你呀,

  我的好妈妈,

  我的好妈妈……

  歌声结束,先是一个短暂的`交流:昨天和前天,给爸爸妈妈送画,你们画了没有?

  温习《爸爸睡觉我不吵》:

  小花猫,不要叫,

  再叫不给你吃饱。

  爸爸上了深夜班,

  回到家里在睡觉。

  爸爸睡觉我不吵,

  请你乖乖也不叫。

  我来写字又画画,

  小猫小猫快来瞧。

  老师开始出示部分孩子的写绘作品(送给爸爸的画),并对画面进行叙述,仔细地讲解画的内容,相当于“复述”写绘内容。讲完后再肯定表扬孩子的叙事越来越清楚。

  8点零4分的时候,有一个孩子迟到了。老师没有说什么,做了一个让他回座位的暗示,没有停止讲课,继续分享孩子的作品,讲得绘声绘色,都是分享为主,再指出还要努力的地方。

  9分钟以后,开始进入晨诵《走路静悄悄》:

  我要学猫猫,

  走路静悄悄。

  楼下张婆婆,

  最怕吵和闹。

  脚步咚咚咚,

  吓得她心跳。

  要是吓出病,

  那可怎么好?

  老师先读一遍,然后一句句带读,带读两句,顺带解释猫的脚的特点。

  带读结束后,要求全班一起读。学生读得很好。孩子把“张婆婆”读成“张奶奶”,老师又把这句带读了一遍。

  然后,找一个同学(刘乐柱)单独来读。读得不熟练,但是都读正确了。又叫袁欣仪读,读得比较流畅,两个小孩,都把“张婆婆”差点读成“张奶奶”,然后都自己迅速纠正了。

  接下来齐读,很流利。

  然后老师指导朗诵:“走路静悄悄”要怎么读?能不能高声吼读?(老师示范,学生笑)

  学生又读,学生读出了变化,虽然还不到位,但是意识已经不自觉地有了。

  老师范读,略平了一些。如何根据内容调整语气?这种意识要反复地练习。

  然后男女生分角色读。

  老师说,这不像小伞兵读的,像张婆婆读的!要安静地读,但不要懒洋洋地读。学生有些不知所措了。老师又范读,这时候下课铃响了。

  全班再读一遍。(有孩子又出现将“张婆婆”读成“张奶奶”)

  老师发下晨诵诗。

  整个晨诵,是很从容自由的,——多数时候,晨诵是不必雕琢的,因为时间太紧张了。晨诵在一年级最重要的仍然是数量,如果要讲要点,在大家已经熟悉了流程之后,一年级有两个内容是重要的:一是朗读,如何防止吼读,读出变化来,今天老师示范得不够,指导的时候学生就不太听明白了。朗读训练就是要训练学生控制自己的声音,用声音将诗歌内在的变化呈现出来。二是渗透于晨诵中的情感或德育目标。今天的《走路静悄悄》是可以略作延伸的,课件上应该就有延伸部分,只是没时间了,也没关系。

  另一个值得肯定的地方就是写绘的分享,花比较久的时间是值得的,而且分享是细致的。只是,可以考虑要么提前上晨诵,要么将写绘分享放在语文课或绘本课前,或者中午及暮省时间,为晨诵留出充裕的时间。

我的观察日记 篇7

  做菜时常用蒜叶来调味。你注意过蒜苗的生长过程吗?其实我也没注意过,所以在这个星期,我种了几盆蒜苗。

  我找来一个大蒜,准备把它外面的皮给剥掉。妈妈笑着告诉我“剥了皮就长不出根和芽了!让我来帮你吧!”说着,便娴熟地选择一些饱满的蒜瓣,分别种在三个盆里。其中一盆放水,两盆放土。将种在土壤中的两盆蒜苗分别放在阳光下和房间里。“然后先观察放水的那盆蒜苗根部的生长。从第2天开始,测量并记录根部生长的情况。从第6天开始,每两天一次,测量放在阳光下和房间里的两盆蒜瓣长出的最长叶片,记录数据。”

  知道方法后就好办了。第2天放学后我急着要看看根和芽有没有长出来,没想到根和芽一点也没有长出来,我不免有一些沮丧。但是想到才短短两天,再过几天就会长出来。第4天根果然冒出了头

  而芽仍然没有长出来,我想“可能是芽长得比根慢一点吧?”在第6天,也就是根长到15毫米的时候,土壤里种的.蒜瓣终于冒出了头。第8天,根已经30毫米了,芽也长出了三毫米。第10天,根长了12毫米,变成了52毫米。芽也不甘示弱,长出了10毫米,变成了20毫米。在以后的14、16、18、20天内,根分别长到了65、80、96、118毫米。芽也分别长到了32、47、58、75毫米。根和芽都在不停长着,特别是第18天到第20天根长了22毫米,芽长了17毫米。根每一次长得都比芽多,而且先长出来。所以到第20天,根已经比芽多长了整整43毫米,也就是4厘米多。

我的观察日记 篇8

  今天,外面下着小雪,我的心情如窗外的景色——低沉而又寒冷,但是,令我兴奋的是我种的小蒜的头上长出了小嫩芽,白色里透着一丁点浅浅的褐色,大概有米粒那么大,小嫩芽探出头来,像是迫切的想得到阳光,雨露的滋养。如针尖大小的'白色的根也一簇簇地迫不及待的从蒜头底部跑了出来,我拿出尺子量了量,都已经两厘米长了,真是疯长啊!我在心里想着:“我可爱的小蒜苗啊!快快长大吧!”

  三月五日

  小蒜依然在不可思议的疯长着,从前天的观察一直到今天的观察小蒜已经长成了大蒜了,蒜苗已经从两厘米的芽长到了三四米长了,我对妈妈说:“这个可以吃了吗?”妈妈说:“不,不行,还没有长好,长到五六米长就可以吃了。”

  那些绿油油的蒜,站在那里像一位战士坚守着自己的岗位!

我的观察日记 篇9

  尽管我天天辛辛勤勤地喂食,蝈蝈却只顾悠闲地在笼子里看窗外的风景,有时蹬蹬漂亮的'长腿,有时轻舞长鞭一样的触须,却一直没有振翅放歌。

  “莫非它竟是一只徒有威武外表的哑巴将军吗?”我失望地想道。邻居宋好婆叫我换喂辣椒试试,她说:“最好是尖头辣椒。保准很灵的”。我赶紧让妈妈到市场里买回几只尖头辣椒,剖开一只,塞了一长条放进笼子里。蝈蝈一见辣椒,就挥舞起钳子大口大口啃咬起来,吃得津津有味的。

  “咦,它怎么就不怕辣呢?”我怎么也想不通。

【我的观察日记】相关文章:

我的观察日记10-23

我的观察日记07-26

我的观察日记_日记大全05-20

【实用】我的观察日记04-23

我的观察日记通用04-02

【精】我的观察日记06-30

【热门】我的观察日记09-13

我的观察日记【热】07-01

我的观察日记【精】06-05

【热】我的观察日记0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