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观察日记 推荐度:
- 相关推荐
关于我的观察日记范文集锦七篇
一天即将过去了,一定会有值得记录的想法吧,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日记吧。那么什么样的日记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我的观察日记7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我的观察日记 篇1
20xx年4月17日 星期二 天气:晴
昨天,老师在课堂上要我们每个人种一些豆子,让我们观察并记录豆子的生长情况。放学后我迫不及待的跟妈妈说这件事,妈妈在路上告诉了我绿豆芽的种植方法。
回到家,我按照妈妈讲解的方法,找来了一个瓶子灌了一点点水后,随手抓了一把绿豆放在瓶子里。今天我一回家就去看自己昨天泡在水里的绿豆,我发现绿豆变软了一些,而且经过了一天一夜的浸泡,绿豆的外衣开了一个小口子,露出白色的小芽,豆子个头也比之前大了许多;我给这些豆子换了一次水,把坏豆子挑出来,这样就不会影响其他豆子的生长。绿豆聚在一起像一片绿洲一样,我心里默默的说:豆子,你们一定要快点发芽,我要向妈妈炫耀自己的小成就,让妈妈知道,我会种绿豆了!
20xx年4月19日 星期四 天气:晴
今天放学后我又迫不及待的去观察绿豆,昨天只有一两颗发芽了,今天发现所有的绿豆都长出了芽,它们都喝足了水,变成了一个个“小胖子”,它们撑破了自己的绿外套,每一个豆子都有一个裂缝,每一个裂缝中间有一个小芽冒出1-2厘米的长度,这些小芽都很脆弱,我轻轻的一动,小芽就断了,好像我一碰到小芽,绿豆就停住生长似的,哎,真希望你们这些小豆芽快点长高长壮吧!随后,我把绿豆脱掉的绿外套全部清理出来,换上干净的自来水,让它们有更好的生长环境。
20xx年4月20日 星期五 天气:小雨
经过了一天一夜的浸泡,我发现绿豆越来越“胖”了,现在看都不像是绿豆了,现在都是乳白色的豆子泡在水里,乳白色的豆子中间的小芽比昨天又长高了2-3厘米,让我不禁的感叹,豆芽的生长好神奇呀,没有加营养液的自来水都能让豆子长出这么长的芽。而且跟妈妈从菜市场买回来的豆芽居然不一样,这是什么情况呢?妈妈说,买回来的绿豆芽是温棚种植的,温度比正常室外温度要高,长出的.豆芽又快又粗,这下解释了我心中的疑惑,为什么我种的绿豆芽这么“瘦弱”。
20xx年4月22日 星期日 天气:阴
又过了两天,清脆的小芽已经长了好多,但是还是没有芽叶,我怎么看都觉得跟妈妈买回来的不一样,买回来的豆芽叶子比我的豆芽的叶子大一些,嫩绿的很薄,像花瓣,而我种的只有小芽,带点淡黄色的芽,我想是不是水给多了,豆芽淹死了?现在我既有点失望,又有点兴奋,失望的是小试验没有想象中的成功,兴奋的是,我会自己动手种植绿豆了,相信经过这次的试验,下次的种植的豆芽一定会长的更好!
我的观察日记 篇2
春天,万物复苏的季节,欣欣向荣的季节,春天的风更像一双温柔的手,抚摸着每寸土地,它唤醒了大地,唤醒了百花,更唤醒了我们的心灵……一颗颗清澈、晶莹的心灵带给我一场精彩纷呈的“文明之旅”……
“嘀嘀嘀……”公交站台上,随着一声声鸣笛,公交车进站了,人们自觉有序地站成一排,不挤也不抢,主动让老人和有孩子的乘客先上车,大家的脸上没有一丝丝的怨气,一切都是那么自然。我随着队伍上了车,司机用温暖的目光看着每一个上车的乘客,微笑、点头;公交卡的“嘀嘀”声,硬币滑落钱箱的“叮叮”声,像一首和谐的交响曲在车厢响起,原本拥挤的`车厢此时竟充满了春天一样的温暖……每到一个站台,刷卡机报出“老年卡”时,车里有座位的乘客都会不约而同地起立,“您坐这儿!”“您坐吧!”的声音此起彼伏,老人们在关心的目光中坐定,大家相视一笑,继续“旅程”……我静静地看着这看似寻常却让人无比感动的一幕幕,原来,“文明之风”已悄然吹起……
公交车到了“彭祖园”站台,我随着下车的乘客结束了我的“文明公交”之旅,来到了已是满园春色的彭祖园。也许是周末的原因,赏花游园的游客们络绎不绝,车辆也就只能用“川流不息”来形容了。可我却惊喜地发现,无论是自行车、电动车、还是汽车,大家都会自觉找到自己的停放位置,机动车停车场、非机动车停车场,车子再多,却都是井然有序地停放,暂时没有车位的汽车,也是有序地停在等待线内,不急不躁,耐心等待车位,一派和谐的景象!
我随着赏花的人群,漫步在充满鸟语花香的林荫道上,耳边是清脆的欢声笑语,眼中是一张张美丽的笑脸……看到照相留影的游客,大家会不由地停下脚步,主动让出镜头,让美丽回忆不留“遗憾”;花儿再美,游客们仿佛已达成共识,只观、只照,不摘、不折……这时,一个蹒跚学步的小宝宝进入了我的眼帘,她在妈妈的看护下,迈着还不算稳健的步伐,摇摇晃晃走到垃圾箱前,踮起双脚,把手里的香蕉皮扔进了垃圾箱。当她回头看向妈妈时,妈妈对她竖起了大拇指,她的笑声如银铃般响起……哦,原来“文明之风”不仅已经吹起,更是吹进了每一个角落……
春风温暖着大地,我们的“文明之风”也如春风一样吹拂着每一寸土地,结出朵朵“文明之花”,我知道,我的“文明之旅”还将继续,因为,我已身在其中……
我的观察日记 篇3
今天,老师布置了一个回家作业:利用一周时间观察大蒜生长。我一听,心花怒放:太好了!这次我终于能光明正大地养植物了!就算是唠叨的妈妈也只能支持我!放学后,我拿了六瓣大蒜,放在一个小盘子里。我不知道怎样养大蒜,于是就去问妈妈。妈妈查了资料告诉我:先往盘子里倒置一至三毫米的水,然后再把大蒜的头朝上,根朝下地放进去,接着就可以静静地等待大蒜发芽了。我认真的做着每一步,生怕因为自己的疏忽而影响大蒜的生长。
第二天一大早,我一放学去跑到阳台观察大蒜。太好了,大蒜已经发芽了!
第三天中午,我吃完饭又去观察大蒜,大蒜已经长得很高了!它长得可真快,才一夜的功夫,就长这么长了,最长的已经6厘米多了,真神奇!我一看盘子,发现盘里的水已经被吸干了,大蒜真牛!我又仔细看了看它的根,根的周围长着许多的小白角。我不明白这是为什么,找来《百科全书》查资料。原来,这些小白角都是大蒜的根,可以帮助它吸收水分,快速生长,苗儿才长得这么快。
第四天,我发现大蒜又长高了。往根部看去,咦,盘子没水了,为什么它还能长高呢?我去问爸爸,爸爸说大蒜用它自己本身的水分和空气中的'水分加在一起就可以继续长高了,真厉害!
第五天晚上,我去给大蒜浇水时,发现牙已经长到16厘米多了,我高兴得跳了起来。
第六天下午,我回到家,发现所有的大蒜芽都已经长出了三片叶子,我欣喜若狂,一直盯着大蒜看,差一点连觉也忘记睡了。
第七天放假,我在家里写作业,忙得不可开交。晚上,我去给大蒜浇一点水,发现了一件让我又悲又喜的事,悲的是有一棵大蒜死了,喜的是其它大蒜都长到了15厘米以上了。我给他们又浇了点水,希望它们不要再死掉一棵。
我喜欢观察,特别是观察大蒜!
我的观察日记 篇4
老师:观察日记,即观察记录。就是把日常生活中的某一侧面,通过有目的的,细致的观察,把它记下来。可以写零碎的片断,不必讲究文章结构;也可以写得比较完整,类似一篇记叙文。经常写观察日记,可以提高观察能力,养成观察习惯,还可以积累写作素材,提高语言表达能力,这种日记最适宜我们小学生。
同学们,在我们的.生活中可能会遇到连续发生好几天、甚至更长时间之内的一件事或一种现象。通过连续观察,把这样的内容每天或在有突出变化的几天记下来,就是连续观察的日记。
观察时要抓住特点,注意全过程,特别要注意每个发展变化过程之间的联系以及各自的特点。写的时候,要写自己看到的现象,也可以写听到的相关传说或奇闻,或从资料上得来的相关内容,还可以插入自己对观察事物的一些感想。
我的观察日记 篇5
6月28日 星期五 天气:晴别的同学考完试,中午就回家了,而我需要再待半天帮老师做事。因此,老师请我吃了千里香小馄饨。可我的右手肘被锅子烫了一下。好痛啊!我连忙把手浸在冷水里,不一会儿,右手肘上侧出现了一个淡红色的印记,并时不时发出一阵阵刺痛。我断定:自己被烫伤了。
6月29日 星期六 天气:阴今天,那个印记先由淡红变成深红,慢慢地,变为咖啡色,就像肉色的皮肤上抹了一层泥土。到了下午,这块“泥土”开始起泡。先是在烫伤部位中央出现一个“水球”,但是很小,由细胞液组成,接着,它越来越大,变成了一个长条型的`大“水球”。经上网查资料,我知道了这个“球”必须得刺破。于是,我照办了。刺破了的“大水球”变成了一张皱巴巴的皮平躺在我的右手上。
6月30日 星期日 天气:阴这块皮慢慢地变硬了,边上一圈儿有些发白。中午,发白的边缘上的皮有些往上翘。而到了晚上吗,再一看:已经开始褪皮了!人体真是奇妙极了,还有自动修复的功能!
我的观察日记 篇6
那天刚一下楼,妈妈就叫我“丫丫,快来看这是什么?”,我下楼一看,原来是一只可爱的西瓜虫。这在我小时候可是我经常玩的,可现在天这么冷,居然还能看到它,我轻轻一碰它,它就变成一个圆圆的.“西瓜”,怪不得大家都叫它西瓜虫哪。“妈妈,我能养着它吗?”“当然,可以呀”。“太好啦,小家伙,你今后就是我最小的小宠物啦”。
一回家,我就找来啦吃口香糖的小盒子,给它做啦一个透明的房子。它浑身是灰黑色的,身体是一节一节的,我还没把它投入它的新家,它就迅速挪动身体,想要逃走。“你想往哪逃?”我手指轻轻一挑,它就翻个仰面朝天,它挥动着它的小细腿,翻啊翻啊,可怎么也翻不过来,我这才看到它一边各有七条腿,尾部还有两个小白点,像小眼珠,头上还有一对触角。看着这小家伙翻啦半天的可怜样,我就帮帮你吧,我在它旁边扔啦一小块馒头粒,它一伸腿一搭上馒头就很快翻过身来,太可爱啦,我又把它翻过来,它挥动着细腿像划船一样滑呀滑呀,可怎么也翻不过来,后来大概是累啦,腿也不动啦,像是在说“累死我啦,我得好好歇歇”。哎,还是要本“公主”出手。我把它放到它的新家,小家伙在里面一动不动,大概它也像我一样享受这暖暖的冬日阳光吧。
我的观察日记 篇7
在我家阳台上有一种植物,我很喜欢,它就是多肉植物。
它长着绿茸茸的叶子,还很厚实,茎也是绿油油的,看起来萌萌的.,所以还有一个名字叫“玻璃翠”。叶尖部分由青变红,尖尖的,摸起来有点扎手。我摘下一片叶子,发现叶子根部有一个圆孔,我又在叶子原来生长的地方,发现了一个小刺,我想这就是它吸收水分的地方吧!我把叶子掰成两半,马上就有绿色的汁从里边流出来,我用鼻子闻了闻,一股草青味。
我摘下一片叶子,掰成好多瓣,发现叶子中间部分最厚实,水份也最多,里面的叶肉软软的,像水晶泥一样,怪不得它叫多肉植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