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日记

时间:2022-10-14 13:02:33 数学日记 我要投稿

【热门】数学日记汇编10篇

  时间如快马般匆匆,一天又过去了,我们对人和事情也有了新的看法,请好好地记录下在日记里。你所见过的日记应该是什么样的?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数学日记10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热门】数学日记汇编10篇

数学日记 篇1

  暑假时,妈妈找来装修公司把房间重新装修了一下,客厅的地板去掉了,改成铺地砖,正在计算面积时,我兴高采烈地要求:“妈妈,我已经会算面积了,我来帮你算。”我用卷尺测量了客厅的长是5米,宽是3.8米,它的面积应该是5x3.8=19平方米。我自豪地告诉妈妈,买19平方米的地砖就够了。妈妈笑着问我:“我要买的是边长6分米的正方形地砖,你能告诉妈妈大约需要多少块吗?”我一下子愣住了。

  平静了一会,我想到:我先计算出妈妈需要每块地砖的面积,再用客厅面积除以它的面积,不就能得到数量了吗?于是,我先计算出每片边长6分米的正方形面积是:6x6=36平方分米=0.36平方米;我再用19平方米除以0.36平方米约等于52.78,那妈妈客厅的`地砖应该买53片就够了。我骄傲地告诉妈妈:“妈妈,买53片就行了。”妈妈夸奖我知道把学到的知识用到生活中了。

  可是买单时,我却看到妈妈买了56片,我奇怪地问妈妈:“不是计算好了53片了吗?你为什么要多买三片?”妈妈告诉我,因为在施工的过程存在损耗,如果不小心在切割时尺寸不合适,那就需要重切,所以购买时要比实际数量多一些,她还告诉我,生活是具体的,在有效运用数学方式时,还必须要多想想生活中的实际,才能让数学真正贴近我们的生活。

数学日记 篇2

  今天是星期五,考卷发下来了,当我看到成绩时,我简直不相信自己的眼睛,只有86分比上次还差。

  看到别人考100分我真是又羞愧又羡慕,恨不得自己也考100分。但都怪自己粗心大意这个毛病,还怪我检查考卷时还没把正面一半的考卷检查完,就突然肚子痛了,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

  而且我明明检查出来一题是错的,但没来得及改,就收卷了,那题4分,如果把这题的分数加上去,我就可以考90分,这次考试给我的一个教训:考试前除了除了吃饭以外其它什么也别吃。

  而且检查是写起字来要快,要细心,不要写错字,不然对的会变错的,而且要多算几遍,写答案时要快一些,不能粗心,因为过一会儿就有时间检查了。

  我在这个月里,更加努力,因为我面临的不将是小考,而是期末测试,我一定会努力努力再努力,在考试的时候发挥我最好的水平,争取更好的成绩。

  开篇之语:数学日记就是让学生以日记的形式记录下他们自己对每天数学教学内容的理解、评价及意见,包括自己在数学学习中的真实心态和想法。数学日记网小编整理了小学生1—6年级数学日记范文供同学们参考写作,请阅读五年级数学日记:分数!

  最近我们学习了分数的再认识,分数的再认识已经不仅仅是几分之几。而是用图来表示分数,比如说一个圆形,平均分成四块,每一块就是圆形的四分之一。我们还学习了真分数和假分数。假分数就是分母比分子小或分母分子相同,而真分数就是分母比分子大。所以假分数就大于1,而真分数就小于1。

  比如说有两个一样的图形,每个图形都平均分成两份,第一的`图形涂了两个格子(一分之一),而第二个图形只涂了一个格子(二分之一)。这两个图形可以用真分数来形容,那就是四分只一,用假分数来形容就是二分之三。也可以用一又二分之一来形容。这是带分数,带分数是由一个整数和一个真分数的组合而成的。

  假分数可以化成带分数,而带分数也可以化为假分数。假分数如何化成带分数呢?就用它的分子除于它的分母,再从上念到下。比如说是三分之七的话,那化成二又三分之一。商就是那个整数,而除数就是分母,余数就是分子。所以就是二又三分之一。

数学日记 篇3

  昨天,我和奶奶到药店买了两盒药片——胃舒宁两盒药一共52元,一盒26元,奶奶付给她一张100元,营业员找给奶奶48元。找好钱后,我用小数加、减法核算了一下。奶奶还可以这样付:1.先给营业员50元,再付10元,找8元。2.如果奶奶有零钱,可以先付50元,再付2元。通过这次陪奶奶买药,我知道了数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昨天,数学课外辅导班考试,我考了95分。错了一道填空和文字题。填空那题老师在考试前给我们复习过,我没有认真背,认真记,一边背一边在想其他的事情,一点也没记住。因此,在考试时,我无论如何也想不起来,就随便填了个数。那道文字题,是我没看清题意,把“×”写成“+”,就错了。考得这样的分数,第1题因为考试态度不端正,第2题因为我没有认真复习。我以后一定做到这两点,但也不能粗心。老师,我每次考试都得不到满意的成绩。自从上了趣味数学以后,我就懂得了学数学最重要的是理解。光靠抄别人的答案是没用的,抄了也白抄。所以,以后我要认真听讲,这样才能取得优异的成绩。

  今天,我去学校报名回家后,包好书皮,就开始计算这学期我支出的费用。

  首先是学费。学费410元,加上饮水费20元,共430元。接着是奥林匹克数学学校的`收费180元,估计还要20元的乘车费用,共200元。还有练习本的钱:《课课通》2本21.5元;《英语练习》1本9.9元;2本《试卷课课通》15.9元;《江苏大试卷》3本21元。21.5+9.9+15.9+13+21=81.3(元)。

  学习用费:430+200+81.3=711.3(元)。

  生活用费:这学期大概要喝完5箱牛奶,5×30=150(元)。每顿饭大概要2~3元,算它2.5元,2.5×3×30×5=1125(元)。“还有什么呢?”我咬着铅笔自言自语道,“还有你的学习用品。”哎,妈妈回来了。没错,还有学习用品。

  学习用品:一只笔袋8元,一只铅笔盒3元(很便宜,清仓货),六枝铅笔3元,一块橡皮0.5元,两把三角尺1元,两枝自动铅笔5元,8+3+0.5+1+5=20.5(元)。

  总支出:711.3+150+1125+20.5=20xx.8(元)。

  哇,没想到,平时不太花钱的我,竟然会让父母花20xx.8元钱在我这一学期上。看来,我可要节约用钱呀!

数学日记 篇4

  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它在生活中有着重要的地位,生活中处处都用得着数学,因为它可以解决生活很多问题。在我妹妹过生日的时候,就用到了它。星期天中午,我妹妹过十岁生日,来到酒店里,只见有很多人。她请了六个同学、一个姐姐、一个弟弟,加上我一共十个人。咱们十个人独自在一个包间里,蛋糕上来了,妹妹不知道如何分才公平,因为她担心有的人多,有的人少,大家会生气

  这时,我提议:“咱们一共十个人,把这个蛋糕平均分成十份,每人分得的蛋糕占总蛋糕的十分之一,这样就公平了。”

  “行是行,但是万一每人十分之一不够吃,那怎么办?”

  “那就用另外一种方法,每人按自己的食量,能吃多少就切多少,这样大家就不会有异议了。”

  就这样咱们分起了蛋糕,咱们吃着蛋糕,心里十分开心。生日聚会很快就结束了,大家都高高兴兴的.回到了家中。

  生日聚会让我知道了数学是有多么的重要,只有学好数学,才能在别人面前有展现自我的能力。

数学日记 篇5

  快开学了,爸爸妈妈决定带我去新华书店买一些图书,顺便逛逛商场。今天周六,天气好,我们一家高高兴兴地来到书店,挑好书,准备去交钱,我突然发现墙上贴着一张醒目的海报:凡带学生卡购买教辅之类的书,打八折优惠!我正好带了学生卡,可参加优惠活动。我立刻在心里算了一下:我买的教辅书的定价分别是14元和22元,一共36元,八折就是定价的80%,36×80%=36×0.8=28.8元,36-28.8=7.2元。我立刻告诉爸爸和妈妈,用学生卡可节约7.2元,爸爸和妈妈先是一愣,听我说完,高兴地夸我善于观察,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了。

  交完书钱,我们决定逛商场,一到商场口,妈妈首先看到一张海报:凡在本商场购实物满200元,再送一张100元的消费卷!她高兴地说:“太划算了!买200元送100元,不就是打五折!”爸爸笑了笑,问我:“妞妞!妈妈说的对吗?”我忽然想起老师给我们讲过:买200元送100元,相当于花200元钱买300元的东西,200÷(100+200)≈0.667=66.7%,相当于六七折,而不是打五折。我把其中的`道理讲给妈妈听,妈妈顿时大悟:“还是女儿的打折知识学的好!以后要多向咱家宝贝请教,要不闹笑话了!”

  今天的事让我明白:好好学习,生活中才能做个明白人!

数学日记 篇6

  6月6日 星期三 晴

  今天,我在数学课上学习了统筹法,更加了解了时间的`宝贵。运用统筹法安排时间,是一种最合理的方法,它将大大降低时间的无谓消耗。在生活中,有很多事情都能够运用统筹法。

  比如:我为父母做水果大餐。准备工作要用5分钟,泡水果用5分钟,切水果用7分钟,摆设用2分钟,冰镇果汁用10分钟。用统筹法来安排时间,泡水果时可做准备工作,共用5分钟,然后拿一瓶果汁去冰镇。在这过程中,还可以切水果,摆水果。这样才用去了9分钟,还有1分钟可以休息一下。用流程图来表示:泡水果(同时做准备工作)——冰镇果汁(同时切水果,摆设水果)——共用15分钟。这样多节约时间啊。

  再如:早晨起来,整理床铺需要5分钟,洗漱要用5分钟,温牛奶要用10分钟。那么就可以起床后先温牛奶,在这过程中,可以洗漱,整理床铺,这样只需10分钟便可以喝到牛奶,非常节约时间。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时间非常宝贵,一去便不复返了。如果我们用统筹法去做每一件事,就会把时间利用得非常紧凑,也不会让时间无谓消耗!

数学日记 篇7

  寒假了,爸爸让我预习六年级下册的数学,我在数学练习册上看到了这样一道题:一个圆锥底面半径是8分米,高的长度与底面半径的比3:2,这个圆锥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分米?分析:这是一道按比例分配的应用题……

  我没多看分析,对着这道题便琢磨开了,咦?圆锥体的面积我没学过怎么计算啊。那这道题我怎么解呢?我叹了口气,准备继续看完分析,刻我转念又想,这个寒假过了我不就六年级下册了吗?若是连这道题都不会做,那我还是好学生吗?对,我一定要靠自己把它解出来。

  往常我在这种题面前一定先在脑子里建立一个模型,可是,对于这道题我却格外谨慎,生怕有个闪失。我在纸上画了一个圆锥的`透视效果。定睛一看,哦?这个图形如果是平面图形不就和三角形一样了吗,那这个圆锥的立方面积不就是和它同底同高的圆柱体的面积的2分之1了吗?我一下子喜出望外。原来圆锥体的面积也挺容易求的嘛!只要知道圆锥体的高,和底面积不就可以求出了吗?再回到这道题上,它的条件里告诉了你底的半径,就等于告诉了底面积,它说高和底半径的比例是3:2,也就是底半径的长度是高的3分之2。那高不就是半径×3÷2=高。这么说来,高就是12分米,底面积就是200.96立方分米,圆锥体面积就是200.96×12÷2=1205.76立方分米。

  “呼,终于被我解出来了。”我长吁了一口气,通过这道题,我也发现了,其实数学中有许多东西是相通的,并不需要知道所有的计算公式,只要可以融会贯通,一样可以解题。

  初二:xxx

数学日记 篇8

  地球妈妈用她丰富的资源养育了无数儿女,我们幸福的沉浸在地球妈妈那用之不尽的资源中。可是,换个角度看看,现在的儿女们长大了,为了自身的利益,却将她侵蚀得体无完肤。当你看到下面的数学算式以后,请,不要再庆幸资源的丰富,不要再奢望资源的无限扩大。

  人类的日益增长是一个“除数”,而地球母亲自身的资源量就是一个“被除数”,想想我们每个人平均所能拥有的资源量这个“商”会是多少呢?它会有怎样的变化呢?不妨让我们共同拿起手中的笔和纸算一算吧?

  水资源÷人类=?

  森林资源÷人类=?

  矿产资源÷人类=?

  土地资源÷人类=?

  刚学完三年级《除法》中的探索规律,我很快的想到了:除数不变,被除数缩小(扩大)几倍,商也相应的缩小(扩大)几倍。如果被除数不变,除数扩大(缩小)几倍,商就会相应的缩小(扩大)几倍。再看看我列的算式,“被除数”在不断的缩小,而“除数”同时也在不断的扩大,“商”会怎么变化呢?疑惑不解的我决定去找老师帮我解惑答疑,在老师的帮助下,我明白了,也为之一惊:我们的“被除数”资源在不断的.缩小,而“除数”人类同时也在不断的扩大的最终结论将是,我们的“商”人均拥有量将是翻倍的缩小,至于多少倍,我不敢再继续想了。我害怕它日渐的归为“零”。

  我们的地球太累了。而我们,只需要从每一件小事做起,哪怕只是少浪费一滴水,少砍伐一颗绿树,少开采1吨矿石,少破坏一片耕地。每天坚持,必然会起到巨大的作用。

  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用我们的知识去改变我们的世界。让我们的天更蓝,草更绿,水更清,让我们的环境越来越美好!我们的资源越来越丰富!同学们,让我们行动起来吧,一起来做环保的小卫士!

数学日记 篇9

  7月底,我和5个同学还有我们的爸爸妈妈一起去厦门玩。我们到了厦门北站集合,妈妈才想起来坐什么车去酒店好呢?我说滴滴吧,爸爸说好的。于是我们就商量叫车。

  我们大部队大人小孩加起来一共14个人,妈妈查了手机说一辆普通的小汽车到酒店要30元,一辆车限座5个人;一辆商务车要40元,一辆车限座7个人。大家就商量怎么叫车合算。妈妈问,如果都叫普通的小汽车,我们要坐几辆车呢?我说3辆车,5×3=15人,还有一个位子是空的.呢!妈妈说不对,司机师傅也算1个人的呢,一辆普通小汽车只可以坐乘客4人,不然警察叔叔就要找上门啦!哎哟,我怎么把这么重要的事情给忘记了呢!于是我重新算了下,如果我们坐普通的小汽车,那我们需要4辆车,4×4=16人,30元×4=120元,还空两个位子,有点浪费。妈妈问我,那坐商务车呢?我想了想,商务车不包括司机师傅只能坐乘客6人,那我们需要3辆,3×40元=120元,价钱是一样的,可是3×6-14=4人,还空四个座位,更加浪费了。我突然灵机一动,我们是不是可以一些人坐商务车,一些人坐普通的小汽车呢?如果我们约2辆小汽车,1辆商务车,可以坐4×2+6=14人,刚好坐满,那需要花2×30元+40元=100元。比单独约小汽车或者商务车都要省120-100=20元,划算极了。爸爸又问:"那1辆小汽车,2辆商务车呢?"哎哟,商务车比小汽车贵,爸爸真是笨死了!会过日子不?

  于是我们叫了2辆小汽车,1辆商务车出发了。省下来的20块钱,妈妈到了酒店就给我们小朋友买冰淇淋吃了,真是太美好了!

数学日记 篇10

  今天,我偶然地在一本书上见到了这样不可思议的数据:“一张厚度为0.01厘米的纸对折30次之后的厚度竟然比珠穆朗玛峰还要高呢?”

  这个数据无论怎么听都觉得太“荒唐”了一点。毕竟是一张薄薄的纸,通过对折真能超过珠穆朗玛峰吗?但很多意想不到的事情都有可能发生,所以只有通过计算,这一切的谜底才能揭晓。

  随即,我便把0.01厘米连续乘以2,一共30次,得到10737418.24厘米。接着,我又把珠穆朗玛峰的.高度8848.13米转化为884813厘米,通过比较,很明显能够看出对折30次之后的纸张的厚度的确胜过了珠穆朗玛峰的高度,而且还是后者的10多倍。

  其实,像这样的惊人的数据在平常的生活中处处存数学在,只要你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

  (评点:阅读、思考、质疑、验证,你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正确的学习方法,拥有这一切你一定能走向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