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日记网>学校日记>数学日记> 小学数学日记

小学数学日记

时间:2024-06-07 20:03:35 数学日记 我要投稿

小学数学日记范文锦集7篇

  忙碌而又充实的一天又过去了,一定会有值得记录的想法吧,立即行动起来写一篇日记吧。那么你真的懂得怎么写日记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学数学日记7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学数学日记范文锦集7篇

小学数学日记 篇1

  20xx年X月X日 星期X 晴

  今天在数学的课本中看见了一道题“生活中的数学题”。题目是:“我们国家大约13亿的人口,如果我们每人每天节约1角钱,如果这样的话,我国全国就节约了约1300万元了。如果小学生从一年级到大学大约要节约1万几千元钱了,那么这笔钱可以供给1805位失学没钱上学的小朋友,把这笔钱给那些人,那岂不是很好吗!”

  看了上面的信息,我想啊:可真是人多力量大啊。突然我想起来了,人多力量大?不好的啊,因为我想了想:如果这大约13亿的人口,都浪费了1滴水,那么一共约浪费13亿滴水了,那么大家想一想13亿滴水大约有多重呢?

  我做了一个小实验:在水龙头下面滴1000滴水,用称称了一下,1000滴水重200克,我又动笔算了一下。

  1300000000÷1000×200=260000000(克)

  260000000克=260吨

  真是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呀:如果按每人一个月用了一吨水计算的话,那么260吨水就足足可以用上2年了。我去问我爸爸:“1吨水能够发多少度的电?”爸爸说:“1吨水能发100度的电。”那也就是说260吨的'水可以发26000度的电了。

  哇!我一下子惊呆了,260吨水竟然可以发挥这么多的作用啊!所以我们现在要节约所有的水,不要浪费掉一滴滴的水了,我们要养成节约这个好习惯,不能再浪费了。

小学数学日记 篇2

  今天,我们数学课举行了写数字比赛。开始我特别紧张,害怕到下课铃响时写不完,我心里就想:“不要怕,要努力”,老师在写字之前提醒大家在写字时要做到“三个一”,我做到了。

  在写的过程中我给自己说:“不紧张,就像平时做作业一样,”我写完了发现下课铃还没响,我高兴极了!在下午上课时,我得到了一张大大的.喜报,上面写的是我在数字书写比赛中获得“小小书法家”称号,我拿到喜报兴奋极了!我以后一定会更加努力!

小学数学日记 篇3

  早晨吃完饭以后我开始写作业。我先背乘法口诀然后写A本。写完以后妈妈给我出了几道数学题,其中一道是这样问的:一个数学本5角钱,买4本需要多少钱?我想了想说:需要2元钱。妈妈问我是怎样算的?我说是用乘法4X5=20角,20角不就是2元吗。妈妈高兴地表扬了我,我更喜欢数学

小学数学日记 篇4

  一直以来,让学生写日记被视为语文科的专属领地,与数学科是风马牛沾不上边,新课程条件下,重视学科之间的整合、渗透,重视教师改变"单兵作战"式的学习方式,倡导建立以校为本的教研制度,倡导以让学生综合、全面发展为目的的教师共同体的真诚沟通、无私接纳、合作共事。基于以上的精神,我们是否应该可以改变些什么?是否可以静水投石,打破学科之间人为的条条框框?是否可以让学生在写日记中锻炼用语言文字表达数学知识的能力,加强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进而促进学生语文能力的发展,达到一石数鸟的作用?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指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中去,以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写数学日记恰恰能体现这一点,它已经成为广大老师和家长认可的一种数学学习方式。在教育由研究教师的“教”转向研究学生的“学”的今天,它还是学生收集处理和提取信息,运用有关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数学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现在有些人缺乏对数学日记的正确理解,认为数学日记里有一些数字,有一些加减乘除法就是数学日记的大部分内涵,如:爸爸买了几样东西,付了多少钱,找回多少钱。其实这是对数学日记的误解。学习数学的关键是认识几个数字吗?是计算吗?肯定不是!数学日记的关键: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进行深层次的思考,要学生学会体现一种数学发现、数学思考、数学方法。

  一、在日记形式上,我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提出了两种不同的要求。

  1、口头日记。它适用于低年级学生,目的是培养学生接触数学日记,培养他们有数学的眼光、数学的.思维等,我把它们统称为对数学的感觉。低年级的学生识字不多,我就降低写的要求,抽时间口头交流,(有条件的还可以请家长参与)甚至老师代为记录!至于所涉及的知识面,那是一个可变因量,可以人为地创造条件,加以引导。总而言之,只要学生能尽量运用数学去感受生活、记录生活、思考生活,那就对了!我发现孩子都特愿意把他们发现的或是看到的与数学有关的内容说给家长听或是挑个机会说给老师听,这也正是一份口头的数学日记!

  2、书面日记。它适用于中高年级学生。一开始学写数学日记,为了提高孩子对数学日记的兴趣,可以允许学生写一些记流水帐式的购物过程,渐渐地引导学生写有思考价值的日记。要求学生将自己生活中的数学问题用数学的眼睛观察,用数学的笔触书写下来,没有固定的文体,没有限定的字数,没有规定的范围,学生都很感兴趣。例如同样是购物,小杰的日记:

  20xx年12月10日 星期六 晴

  今天放学后,妈妈带我到大福源超市去买东西,我们买了一些饼干,用了8元5角,还买了5支铅笔,五角钱一支,还买了3本作业本,用了2元,后来我就和妈妈回家了,我算了一下一共是17元。

  小锦的日记:

  20xx年12月11日 星期日 多云

  今天爸爸带我到百惠去买东西,我们买了三包饼干,每包9元6角;买了三包薯条,每包8元4角;买了色拉油1瓶,15元8角。我是这样算的,1包薯条加1包饼干是18元再乘3包共54元,加上买色拉油用去的钱总共69元8角,与发票的钱数一模一样。哦!我真棒!”

  这里,小杰描述的是一个购物计算的过程,小锦则运用了简便运算的知识,记录的是一个数学发现。后者的日记则是一篇有思考价值的日记。

  二、在指导方式上,教师要培养学生拥有一双数学的眼睛,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思考问题。

  首先,教师应巧妙地运用课堂教学引导学生学会思考,梳理知识形成过程的思考脉络。要求学生当天写下这一共同发现过程,重视学生的反思能力培养,包括对课堂知识学习的回忆、归纳、总结、提高、反思、创新。

  其次,教师应逐步让学生写一些数学预习日记、数学知识运用日记、数学归纳日记、数学实践日记、数学反思日记。写下他们预习的想法、规律的运用、归纳方法的过程、实践中的发现和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以及积极、自主地对自身学习过程的回顾、思考及反思的过程。再次,激发学生书写数学日记的热情。教师可带领他们到网上浏览了一些其他学校学生的数学日记,激发有心的学生生成想写的欲望,并做出承诺每篇必看必改。接着,挑选有新意的在校园上或班里黑板报上发表,为其他同学提供范例,并激发学生写作的欲望,激励其他同学学习。例如傲邦的日记:

  20xx年5月13日 星期六 天气晴

  今天爸爸教了我一种速算方法,是用来计算15×15、25×25等尾数是5的两位数的乘积的,我一下子就学会了。我能特别快地把算式的结果说出来。速算的方法是:比如15×15就用1×(1+1)=2,把2写在前面的百位上,后面写上25,所以15×15=225;25×25就用2×(2+1)=6,把6写在前面的百位上,后面写上25,也就是25×25=625;依此类推:35×35=1225,45×45=20xx,55×55=3025,65×65=4225,75×75=5625,85×85=7225,95×95=9025。我学会了以后就去跟邻居比赛,连续几次都是我赢,我觉得学好数学真的是很有意思!

  数学日记让他们学会了更多的数学思考、数学发现,记录下他们心灵闪动的美丽火花,在他们心灵深处留下更多数学的烙印,让他们终身享受着学会数学思考带来的利息。

  三、在日记内容上,老师不应该作硬性规定。

  学生可以写数学课上自己对某一道题的思考或整堂课内容的思考,也可以写发生在数学课上与课外有趣的事情。当然,教师也可以通过以下途径引导学生来完成数学日记。

  1、布置实践性的作业,将经过与感受写一篇数学日记。如,在教完三角形的稳定性之后让学生在生活中找一些三角形状的物品,通过仔细观察,找出三角形具有稳定性的特征。

  2、反思性的日记。数学反思日记它能真实地记录学生的成长,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形成,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它要求将自己的疑问记录下来,便于教师及时了解情况,进行补救教学。

  3、写一些心得日记,以便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小龙的日记:

  20xx年1月28日 星期六 晴

  今天,我们一家人很早就起床了,准备坐上爸爸新买的汽车到外婆家。在车上,爸爸对妈妈说:“这车的车牌也不错哦!”我马上问:“车牌是什么哦?”爸爸回答:“2816”。我想了想,说:“这有什么特别呢?”“你再想想吧!”爸爸说。

  我开始有点不耐烦了,于是问妈妈,妈妈笑了笑说:“孩子,我想这车牌的数字不就是你数学里的一句口诀吗?”

  “对啊,对啊!二八得十六啊!”我兴奋地说,“原来这数字那么的有趣!”

  爸爸这时也笑了,说“只要你在平时的生活中仔细地观察,肯定会发现很多关于数字有趣的地方!”

  在一路去和回来的路上,我一直看这窗外,看这每一辆在我身边经过的汽车的车牌!

  总而言之,数学日记可以让学生走进生活,让学生感悟数学是现实的、是有用的,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体现学生学会思考、乐于思考、善于思考的价值。同时,数学日记还可以促进师生互动,是教师和学生之间进行沟通的桥梁。

小学数学日记 篇5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用到分数和百分数,但是到底什么时候用分数,什么时候用百分数呢?他们可以通用吗?带着这些问题,我进行了一些调查研究。

  通过调查研究,我发现:百分数是表示一个数占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百分数也叫做百分率或者百分比。百分数后面不能带单位名称。百分数在农业生产、科学技术、各种实验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特别在进行调查统计、分析比较时,常要用到。例如:通过调查得知,每万人中又55.2%的人上过大学。明天的降水概率是10%,等等。

  分数是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分数后面可以带具体名称。分数一般用在不太清楚具体精细数据、比较模糊的时候。比如:我吃了一个西瓜的2/3。

  虽然百分数和分数的意义不同,但是在日常生活中有时使用百分数和分数并没有很明确的界限,人们经常是根据生活习惯来使用。比如说,人们在说降水概率时,会说明天的`降水概率是10%,而不会说明天的降水概率是十分之一。

  所以,我觉得日常生活中到底什么时候用百分数还是分数,还是要通过平时的点滴积累。

小学数学日记 篇6

  今天阳光明媚,天气很好。不过,这些都并不重要。今天已经几个月不见的哥哥就要回来啦

  我一回到家,就立刻放下了书包,想见见哥哥。我到处找哥哥,可总是找不到。我决定上楼去哥哥的房间找他。我一开门,看到的是一名18岁的少年躺在床上,正用一张睡意朦胧的脸正歪着眉头看着我,我立刻高兴地叫道:“哥哥!我回来了!快点起床吧!陪我下下象棋吧!”哥哥打了一个大大的哈欠,说道:“哦,好的,我马上就起床,你等等啊”我一蹦一跳的.出了哥哥的房间。可是哥哥过了很久后还没有下来,我不禁急了起来。我看了看钟,现在是16:15分,17:10时要去吃晚饭,我算了起来。一小时是60分钟,60——15=45(分钟),这样就表示16点还剩下45分钟,可是我上下楼又必须要花费了1分钟,所以要写45——1=44(分钟),接下来就要算出17点能有多少时间用来下象棋了,用之前算出的44+10=54(分钟),这样就可以算出一共有多少时间可以用来和哥哥一起下象棋了。我按照这个计划做事,最后,与哥哥下了好几盘棋呢!我赢了2盘,哥哥赢了4盘。我虽然输了,可是我心里却非常的开心。因为今天我和哥哥都收获的非常的大呢!

  我今天下了象棋,而且时间还为我出了一道数学题,真是快乐的一天啊!

小学数学日记 篇7

  今天早上,我和爸爸到工地去看一位叔叔。叔叔正在操场上数木头,木头正好堆成一个梯形,看到我们来,叔叔说:“你们来的正好,快帮我数数木头吧!我都数晕了。”

  我仔细看着,发现这木头堆有个规律,下面的一排总比上面的一排多一根!这一下好办了,把最上面的一排的根数加最下面的根数,再将所得的得数乘木头的总排数,最后除以2得到的`便是木头的总根数,当我把得数说出来的时叔叔和爸爸都满意的笑了。

【小学数学日记】相关文章:

小学的数学日记11-22

[精选]小学数学日记07-06

小学数学日记06-22

数学小学日记02-01

小学数学日记07-09

【精选】小学数学日记07-05

小学数学日记(精选)07-05

(经典)小学数学日记01-25

(精选)小学数学日记07-06

小学数学日记【精选】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