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四年级数学日记范文锦集6篇
一天又结束了,相信大家一定感触颇深吧,让我们一起认真地写一篇日记吧。可是怎样写日记才能出彩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四年级数学日记6篇,欢迎大家分享。
四年级数学日记 篇1
五一期间,我和妈妈去商场买衣服,可是,我觉得那里的价钱很奇怪:说“买100送100”,就等于不用钱了吗?
妈妈说:“傻女儿,怎么会不用钱呢?”
我说:“因为上面写着买100送100,就是100-100=0,所以就不用钱啦!”
妈妈说:“原来你是这样算的,如果是这样,那么商场的东西就不用钱了,就会来很多客人,这商场就会亏本很大了。”
妈妈又说买100送100只是要50元就可以了,你知道吗?
听了妈妈的解析,我还是似懂非懂,到底为什么呢?看来我还要再去商场认真调查或去请教曾老师了,看看她有什么高招,因为我知道这里还有很多我还未明白的数学知识。
最新的四年级数学日记《买衣服》:我带着愉快的心情,来到学校问曾老师数学问题,曾老师说:“其实有些都是满过100的',比如:满100的有109、200、189……”
老师又说:“满100元的是送100元的券,顾客还是要先拿出钱用够100元后,才有得送赠券的,并不是象你说的那样不用钱。”曾老师对我这种有问题肯问的做法给予表扬,也欢迎我今后多问问题。
奇怪的“买100送100“问题就这样被我搞定了。
四年级数学日记 篇2
过年前,我们家里添了一位新伙伴,那就是我们家才买的雪佛兰小型轿车。车是白色的,小巧玲珑,最适合做我和妈妈的代步工具了。
我激动地坐上车,这儿摸摸那儿摸摸,感觉真不错。这时我突然想到一个重要的问题,便问妈妈:“买车一共花了多少钱啊?”妈妈说:“具体我还没有算清楚,你帮我算下吧!”
“车价是55800元,增值税是17%,但增值税是卖家付的,我们要付的是车辆购置税,这个税是车价减去增值税后的'10%,还有交强险1000元,商业全险2500元,上车牌费175元,最后是我们的车内装饰,包括太阳膜、地胶、座垫等等,一共花了1150元,不过我们的车还享受国家补贴3000元。现在你算算吧,我们的车一共花了多少钱?”
这对我来说太简单了,我马上列出了算式并算出了结果:55800+[(55800-55800*17%)*10%]+1000+2500+175+1150-3000=62256.4元。
看来,生活中处处是数学呀!
四年级数学日记 篇3
五一期间,我和妈妈去商场买衣服,可是,我觉得那里的价钱很奇怪:说“买100送100”,就等于不用钱了吗?
妈妈说:“傻女儿,怎么会不用钱呢?”
我说:“因为上面写着买100送100,就是100-100=0,所以就不用钱啦!”
妈妈说:“原来你是这样算的,如果是这样,那么商场的东西就不用钱了,就会来很多客人,这商场就会亏本很大了。”
妈妈又说买100送100只是要50元就可以了,你知道吗?
听了妈妈的解析,我还是似懂非懂,到底为什么呢?看来我还要再去商场认真调查或去请教刘老师了,看看她有什么高招,因为我知道这里还有很多我还未明白的数学知识。
我带着愉快的心情,来到学校问刘老师数学问题,刘老师说:“其实有些都是满过100的',比如:满100的有109、200、189……”
老师又说:“满100元的是送100元的券,顾客还是要先拿出钱用够100元后,才有得送赠券的,并不是象你说的那样不用钱。”刘老师对我这种有问题肯问的做法给予表扬,也欢迎我今后多问问题。
四年级数学日记 篇4
在数学兴趣课上,庄老师给我们带来了一道有趣的'题目:
在清朝乾隆年间,乾隆皇上下江南游玩,遇到了一位老寿星。
一打听,这位老寿星已经141岁了,乾隆皇上便赠了一联给老人:花甲重开,外加三七岁月。
乾隆皇上要随行的大臣纪晓岚对出下联,这可难不倒他,他的下联是:古稀双庆,更多一度春秋。
老师说:“这一副对联里,藏有一道数学题,请同学们算一算老人几岁?”听了老师的话,我想,“花甲”是指60岁,“重开”是指两个60岁,“三七”是指二十一岁,上联就是60×2+21=141岁;古稀是指七十岁,“双庆”是指两个七十,“多一度春秋”也就是多一岁,下联就是70×2+1=141岁。原来,对联中也藏有数学问题呀!
其实,早在我国古代,文人们就常作对联,以咏物喻事,而且很善于把一些数字嵌在对联中,使对联除了文学性、趣味性外,又增加了知识性。
四年级数学日记 篇5
今天学校三到六年级要进行数学竞赛,我来到教室,教室里热闹非凡,乱哄哄一片。我数学挺好的,就是有些粗心大意,这次我要仔细检查。我看看教室里的同学,有的`同学胸有成竹,有的同学神情慌张,有的同学满不在乎,还有的同学面无神情。我拿出数学书复习,突然有同学拉拉我的衣角,问:“李雨洪,你是语文课代表,数学应该没问题吧?”又有同学说:“李雨洪,你说,会考哪一题呢?”“李雨洪这么聪明,肯定上90分的啦!”我脑子里乱哄哄的,根本就考不了试。o(︶︿︶)o唉,苦恼啊!
四年级数学日记 篇6
在数学兴趣课上,庄老师给我们带来了一道有趣的题目:在清朝乾隆年间,乾隆帝下江南游玩,遇到了一位老寿星。一打听,这位老寿星已经141岁了,乾隆帝便赠了一联给老人:花甲重开,外加三七岁月。乾隆帝要随行的`大臣纪晓岚对出下联,这可难不倒他,他的下联是:古稀双庆,更多一度春秋。
老师说:“这一副对联里,藏有一道数学题,请同学们算一算老人几岁?”听了老师的话,我想,“花甲”是指60岁,“重开”是指两个60岁,“三七”是指二十一岁,上联就是60×2+21=141岁;古稀是指七十岁,“双庆”是指两个七十,“多一度春秋”也就是多一岁,下联就是70×2+1=141岁。原来,对联中也藏有数学问题呀!其实,早在我国古代,文人们就常作对联,以咏物喻事,而且很善于把一些数字嵌在对联中,使对联除了文学性、趣味性外,又增加了知识性。
【四年级数学日记】相关文章:
数学日记四年级11-15
四年级的数学日记10-24
【经典】数学日记四年级05-13
数学的日记 关于数学的日记06-13
四年级数学优秀日记_小学生数学日记09-19
小学四年级数学日记四年级数学日记内容11-22
小学四年级数学日记 小学四年级数学日记03-31
四年级暑假数学日记11-07
四年级数学的日记11-16
四年级寒假数学日记12-27